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投

银行理财业绩基准普降 理财市场再迎“资产荒”挑战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自央行于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以来,银行理财市场也随之出现了一轮调整。

记者发现,近期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纷纷宣布降低旗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有超过百只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被下调,多只降幅超过100个基点。

业内人士分析称,降准降息使得市场利率中枢进一步下移,进而带动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中的同业存单、债券市场等收益率出现下滑。这使得理财产品难以保持原有的业绩比较基准。此外,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监管部门要求理财产品采用净值化估值方式,并明确禁止隐性刚兑。

在此背景下,近期多家理财公司纷纷推出“降费”举措,吸引资金流入。同时,存款利率的下行促使部分资金从存款流向理财市场,在经历了第一季度规模大幅缩水后,理财市场在4月份的规模有所回升。然而,对于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理财市场仍将面临“资产荒”的压力,预计今年市场规模的增幅不会太大。

业绩比较基准再下调

在市场整体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频频调降。

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宣布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并将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受此政策影响,中小银行纷纷集中下调存款利率。市场普遍预测,新一轮全面降息潮即将到来。

受此影响,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同步下调,掀起了一轮“下调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5月7日以来的一周内,已有超过150只理财产品下调了业绩比较基准,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

例如,兴银理财的“天天万利宝稳利1号”产品,其业绩比较基准从2.10%~4.05%下调至1.50%~2.50%;东莞农商行的“玉兰理财莞益固收增强”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降至0.01%。在结构性产品方面,如挂钩中证1000指数的固收类产品,其业绩比较基准区间普遍收窄至0.01%~4.35%,较年初压缩超过100个基点。

从实际收益率表现来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也出现了下滑。普益标准数据显示,5月5日至5月11日期间,全市场存续的开放式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2.62%,环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降息,这一政策推动市场利率中枢进一步下移。央行通过降准降息向市场释放了大量资金,导致债券等底层资产的收益出现下滑,使得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的收益难以维持原有的较高业绩比较基准。”上海冠苕信息咨询中心创始人周毅钦指出。

底层资产收益率下滑

事实上,为了应对底层资产收益率整体下行的趋势,理财公司今年以来已经多次调整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涉及民生理财、招银理财、华夏理财、中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

“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是市场环境变化的直接体现。”某银行理财子公司固收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市场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底层资产收益难以支撑原有的高基准,银行不得不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以适应市场变化。”

据Wind数据,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债券类资产收益持续下滑,银行间同业存单收益率已跌破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4年的2.8%降至2025年5月的2.0%上下,利差空间进一步压缩。

另一大因素是随着监管对估值整改和信息披露规范化的推进,理财产品估值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监管部门禁止理财产品使用“平滑估值”和“自建估值模型”等操作,进一步明确要求理财产品必须采用净值化估值方式,同时禁止隐性刚兑,确保产品收益率与底层资产的实际收益紧密挂钩。

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理财机构目前面临“资产收益降幅大于负债成本降幅”的剪刀差压力。以该公司旗下的某封闭式产品为例,2025年3月的平均业绩基准为2.69%,但底层债券组合的到期收益率已降至2.3%~2.5%,利差空间被压缩至20个基点以内。

谈及未来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将如何变化,业内人士认为,或会进一步下滑。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鉴于2025年理财收益率中枢预计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且产品净值波动幅度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理财公司适时下调业绩比较基准,能够有效避免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出现过大的偏离,同时也有助于调整投资者的收益预期。”

田利辉进一步指出:“在当前流动性持续宽松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高息揽储模式已难以持续。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短期内理财产品收益率将普遍下调。同时,差异化定价策略也将加速涌现。预计在未来3至6个月内,超过七成的理财产品会主动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低风险高收益资产缺口加大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的背后,是底层资产收益率的下滑。在未来整体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这一调整会产生哪些影响?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记者注意到,由于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保守型资金开始流向现金管理类产品和结构性存款。与此同时,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资金则开始增加对“固收+”策略产品的配置。据Wind数据,4月混合类及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占比上升至2.0%,较3月(1.3%)上升0.7个百分点。

“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对投资者的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某第三方理财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保守型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收益相对稳定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而一些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则开始关注‘固收+’等策略产品,希望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来获取更高的收益。”

此外,为维持产品吸引力,机构通过降费(部分产品费率下调30~50BP)部分对冲收益下行。受益于上述因素及季节性回流、债市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4月理财规模出现上行,据华源证券固收分析师廖志明测算,截至4月末,理财市场规模合计达到3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9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2万亿元。

“在短期内,理财资金的流入增加了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促使信用债利差收窄。”华东一位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然而,从长期来看,理财产品收益基准的下降可能会削弱资金流入的动力,甚至可能引发资金流出。

廖志明就分析称,当前信用债收益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票息收益对理财产品的支撑不足,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难以超过5年期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吸引力有所下降。此外,随着理财估值整改的推进,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大。“2025年理财规模增量可能不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进一步指出,从长期来看,2025年理财市场仍将面临“资产荒”的严峻挑战,低风险且高收益的优质资产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未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可能是理财机构应对业绩压力的最佳选择。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币圈中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自央行于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以来,银行理财市场也随之出现了一轮调整。记者发现,近期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纷纷宣布降低旗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有[全文]
    2025-05-19 00:00
  • 本报记者彭妍近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继宣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部署,自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此外,郑州、安阳、无锡、宁波等多地宣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时,《证券日报》记[全文]
    2025-05-12 01:34
  •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安信信托重组前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再有处理进展。4月29日,界面新闻获悉,建元信托(原安信信托)第二批签署受益权转让远期方案的投资者已如期收到第一批次转让款。以收到的纸质合同落款时间2024年4月30日计算,符合三个月[全文]
    2025-05-05 01:14
  • 信托基本知识详解 投资者必备近年来,信托产品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尽管信托理财产品通常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风险控制措施,但是风险确实不可避免,市场环境、监管政策、操作环节等不定因素都能诱发信托风险的产生,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托产品?今[全文]
    2025-04-24 21:53
  • 来源:中债资信岁末年初,市场再度传言城投债券融资政策进一步收紧,真假难以考证,但监管对于城投债“控新增”并着力压降低评级主体的指导方向毋庸置疑。回顾2021年,中债资信认为城投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债务短期化趋势更加明显,且短期偿债指标进一步走[全文]
    2025-04-24 20:51
  •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近期,银行纷纷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与此同时,利率长短“倒挂”现象频现。据陆良兴福村镇银行公众号消息,该行自4月22日起下调一年期、两年期及三年期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均为5个基点。据了解,这是该行4月第二次、年[全文]
    2025-04-24 20:00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币圈中国 www.jiqiyang.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