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ETF炼金师)
在本周交易中,A股表现强劲,沪指成功突破3510点,创下近9个月的新高。这一涨幅反映出市场的积极情绪,各大宽基指数呈现全线走高的态势,尤其是小盘成长风格的表现尤为突出。具体数据显示,本周各指数的周涨幅中,小盘股的表现更为亮眼,市场整体氛围逐步回暖。
随着市场人气的迅速回升,成交金额也显著增加。本周一的成交额为1.2万亿元,到了周五已经增长至1.7万亿元,全周成交总额达到7.3万亿元,创下近三个月的最高水平。市场的赚钱效应相对较好,申万一级行业的31个子行业中,仅煤炭、银行、汽车和家用电器出现下跌,其余行业均实现上涨。其中,房地产、钢铁和非银金融板块的表现最为突出。
从行业来看,钢铁板块值得特别关注,因其受到政策和基本面双重利好。国家发改委在7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将整治“内卷式”竞争,遏制落后产能的无序扩张,强调了对钢铁行业的关注。在基本面上,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改善,行业利润显著提升,1-5月钢铁行业的总利润达316.9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而2024年全年的预期利润仅为291.9亿元,行业的吨钢毛利也上升至约590元。
随着中报披露期的临近,钢铁板块可能迎来政策、市场情绪和业绩多重拐点,投资者应对此保持关注。与此同时,市场对银行板块的热议也在升温,部分投资者讨论该板块是否已经见顶。银行板块作为市场上涨的基石,其表现对大盘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回顾去年的“924”行情,政策推动与市场情绪的相互作用使得沪指在短时间内冲至3674点。当时大部分资金为游资、散户和中小机构所主导,资金的流入同样迅速,结果是市场也迅速回调。而此次市场冲上3500点的资金结构显得更为扎实,国家队的入场及银行机构的支持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国家队在4月的关税风波期间,仅用三天时间便扫货ETF超过2150亿元,入场的平均点位在沪指3200点左右。相比于去年的“924”行情,当前市场底部的筹码更加集中。银行板块截至目前的规模高达16万亿元,对于大A市场而言,其影响力不可小觑。今年,持续配置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宽基ETF、保险资金及其他机构,这些资金的流入助推了中证银行指数年内上涨16.5%。
从资金来源来看,当前沪指3500点以下入场的资金更为坚定,持有人短期内投机的动机较低。这些资金作为市场的压舱石,将有可能支撑大A市场走向慢牛格局。关于银行板块是否见顶,主要取决于大户的持股策略。若大户因资产质量下降、估值失去吸引力或寻找更优质资产而选择套现,银行股的走势可能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ETF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动态。截至7月11日,全市场共有1210只ETF跟踪451只指数(未统计货币类),场内流动基金份额达25798.55亿份,较上周增加36.54亿份。具体来看,本周股票ETF的份额增长成为市场资金流入的主要驱动力,其中4只ETF的份额增幅超过10亿份,煤炭ETF(515220)以超过20%的周增幅名列前茅。
在ETF流出方面,本周仅有两只ETF的份额减少超过10亿份,分别为医疗ETF和A500ETF华泰柏瑞。涨幅榜中,香港证券ETF(513090)以周涨幅12.85%位居第一,显示出金融、地产及稀土等主题的市场热度依旧较高。下周,易方达的数字经济ETF(159311)将上市,该产品将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相关信息可以在(ETF组合宝)中找到。
上一篇 具身智能又诞生一笔大额天使融资
下一篇 没有了